当前位置:首页 > 安装案例 > 机房墙板现场安装图/视频
印度一直想称霸亚洲,然而遭遇挫败感,所以印度精英层不断撒谎来掩饰自己的不足,不过屡屡被揭了盖子。
中国的很多邻国都是美国的盟友,但是又和中国有着复杂的关系,其中就包括印度。
缅甸曾经殖民泰国,印度曾经殖民缅甸,这使得两国存在隔阂,但在缅甸发生地震的时候,印度又积极救援。
印度和巴基斯坦曾经是同一个国家,但是印度却使巴基斯坦被分裂,产生了孟加拉国,同时克什米尔地区也是两国之间的雷点。
印度在很多年以前就和中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但是自从英国殖民印度一段时间以后,印度一直想抢中国的领土。
但是想来想去,印度产品离不开中国市场,印度市场更离不开中国产品,两国关系开始修复。
两架俄制战斗机、三架法国阵风战机和一架以色列的苍鹭无人机被巴基斯坦击落,据说还被击落了英国的美洲虎以及一架法国的幻影战机。
如果没有这些武器,法国的第4代战机阵风根本就不会被击落,这是法国阵风战机在问世以后第1次被击落。
本想教训巴基斯坦,反而被巴基斯坦教训了,当然之所以战败显然与中国武器的支持有关。
该国财政部税务局发布通报,要对来自中国和越南的钢化玻璃征收5年的反倾销税。
中国的商品的价值之所以便宜而形成倾销的假象,是因为中国的产能大,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低,这有利于印度解决玻璃的需求问题。
尽管印度商工部在2月10日的时候就对这一反倾销议案做出详细的调查,但是迟迟没有作出结论。
为什么恰恰在5月8日的时候印度财政部就作出结论了呢?可能于5月7日的枭龙战机击落阵风战机事件有关。
在印度看来,不削弱中国,那么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哪几个方面,都可能干不过中国。
巴基斯坦的胜利就是中国的胜利,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如果中印发生冲突,印度也赢不了,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
在5月10日印方决定进一步打击中国,除了继续回应5月7日事件之外,也是希望能够通过打击我国来提高民众的信心。
如果莫迪不转移矛盾焦点,那么可能让他被赶下台,完不成第3个任期,更不能在他的任期内实现印度变成全球大国的目标。
印度做了什么呢?5月10日印度财政部税务局再次发布通告,对中国的二氧化钛连续征收5年的反倾销税,每吨不低于460美元。
在2月12日的时候就研究这样的一个问题,但是研究了几个月也没做出决定,这一次印巴发生冲突之后终于做出决定了。
或许有人会说印度此次对中国连续两次实施反倾销税征收政策,与印巴冲突没有关系。
因为就在5月7日,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氯氰菊酯征了反倾销税,印度可能是就这一事件报复中国。
中国和印度都是药品和农药生产大国,不过两国也有药品和农药方面的贸易往来,比如氯氰菊酯。
印度是该产品的最大出口国和生产国,因为产能大,所以售价低,因此中国也从该国进口。
中国向来主张合作共赢、互惠互利,自己国家需要的东西就从其他几个国家采购,其他几个国家也能够准确的通过自己需要采购中国的物美价廉的商品。
同样是具有10多亿人口的国家,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世界制造业中心,印度却一直贫富不均,与中国不在一个量级,所以印度心理极其不平衡。
在印度看来,自己发展不起来是因为中国的影响力太大了,如果扳倒中国那么印度就有发展机会了,或者说印度就相对发达的。
所以说5月8日和5月10日印度两次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并不是仅仅针对5月7日中国行为的报复。
实际上印度的做法既包含了农药事件,也包含了印巴冲突事件,只要有机会打击中国,印度从来不放过。
早在没发生印巴冲突的4月21日,印度对进口钢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因为中国的钢铁大量向印度出口。
在最近5年里,印度是世界上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等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国家。
不但中国向印度出口产品受阻,就是在印度正常经营的中国企业也慢慢变得感到难以为继。
印度为实现称霸的野心,打击任何与其有密切贸易关系的国家,是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当中国成为全世界制造业中心以后,出口能力增强了,自然成为被印度调查最多的国家。
连美国和欧盟都退避三舍甘拜下风,印度甚至利用其他几个国家对中国下手的机会落井下石。
比如特朗普对中国实施关税战的时候,印度就认为这是一个打击中国的好机会要趁机,夺取全球制造业中心。
不过却被美国教训了,美国的印度也实施了很高的关税,美国也想夺回制造业,怎么会让印度取代中国呢?
实际上印度根本没办法让中印经济脱钩,在2023年到2024财年,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比上一年又增长了不少。
不但是印度,美国也无法与中国经济脱钩,否则在日内瓦谈判时怎么会出现那么显著的谈判成果?
不少美国人带行李箱直接到中国采购货物,如果印度企图像美国这样做,那么也会出现类似的局面。
印度人来中国比美国人来中国还容易,毕竟两国是邻国,所以说印度不要总是跟中国比较。
像中国看齐是没问题的,但是要学习中国的长处,而不是给中国下绊子,不让中国好过。
不能因为有人口优势,认为就应该在别的方面比中国这个邻国强,所以处处跟中国较劲。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有很多教训,印度能学习中国,但不能够完全模仿中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
2023年印度总理莫迪在印度独立日的那一天表示用5年的时间让印度变成全球第三大国家,2047年让印度成为像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说的轻巧,谈何容易?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后成为全世界制造中心,仍然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gdp排名与美国差的还有一大段。
美国经历了几次工业革命,成为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现在想保持这一地位也遭遇了很大的挑战。
无论创业还是守业都是比较难的,需要一步步来,不能够急躁,影响成功,需要加强合作,众人划桨开大船。
莫迪这种唯我独大的心态和美国这种美国优先的思想是一致的,这样的做法和这种想法,是不会取得成功并长期保持稳定的。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玉渊谭天:以儆效尤,中国对印度氯氰菊酯加征最高166.2%关税》北晚在线
上一篇: 今日重点_厨卫家电